上海30日凌晨起出行要求有变持续了两个月的上海疫情,有一个最新变化
撰文 | 余晖
从2月底出现疫情至今,上海市本轮疫情防控工作已经持续了两个月。
据上海市卫健委最新通报,2022年4月29日,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49例和无症状感染者8932例。
“其中985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,264例确诊病例和8932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。”
与以往不同的是,此次通报中少了一句话,即“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”。
这是上海首次社会面无新增。
不少网友也注意到了这一点,表示“今天的数据很给力,都是在隔离管控中发现的”,也有人表示,“但现在基数还是很大,一定要把数字不断地降下来,千万不能松劲!”
上海疫情形势的这一变化,从最近这段时间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国务院副总理的讲话中也能看出来。
4月27日,指出,“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中向好,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域明显增多”。
4月29日,提到,“上海疫情形势总体稳中向好,但基础仍不牢固,处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,各项工作力度只能加强不能放松。”
同一天,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在提到上海清零攻坚战时,提到了四个字——“初见成效”。
政知君注意到,4月29日,上海市各区的“三区”划定结果,与4月28日相比较,全市共划分封控区15895个,涉及人口数444万人,减少人数83万人;管控区21230个,涉及人口数539万人,减少人数54万人;防范区49651个,涉及人口数1378万人,增加人数140万人。
昨天,主持座谈会,听取相关基层代表的意见建议,向奋战抗疫一线的基层干部、防疫工作者、社区工作者、公安民警、志愿者等表示慰问和感谢。
除了表达感谢之外,还提到,“各项工作力度只能加强不能放松”“坚持连续奋战,直到夺取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的最终胜利”。
她提到:
- 继续做好核酸筛查,及时做好流调排查、转运入舱、集中隔离工作,以快制快、兵贵神速,抢在病毒前面,严防疫情反弹。
- 加快拔掉传染源明确的点位,实现防范区连片成面。
- 要管好快递、物流等重点流动人群,推动企业完善闭环管理措施,加强人员防护和消杀工作,严防流动人员成为移动传染源。
另外,“拔点”行动是最近上海市的关键动作之一。
4月22日起,上海市开展社会面清零攻坚九大行动,其中一个就是“拔点”行动。
上述行动要求,全面梳理所有发生聚集性疫情且仍在持续传播的老旧小区、城中村、人群聚居场所等点位清单,对老旧小区、城中村逐门逐户开展敲门行动。
在29日的座谈会上,提到,以“拔钉子”为抓手,继续强化老旧小区、城中村等重点区域的严格规范管理,强化企业、建筑工地、养老院等重点场所的管控力度,开展专项行动,严防“跑冒滴漏”。
同一天,上海市委书记在徐汇区、黄浦区检查疫情防控攻坚行动。
他提到,集中力量拔点攻坚,紧盯老旧小区等重点点位,“一点一策”加快阳性感染者收治和密接人员隔离,应转尽转、日清日结。
对于上海来说,除了加快社会面清零步伐之外,复工复产也是重点工作之一。
4月29日,上海市市长龚正到浦东机场检查疫情防控工作。
龚正提到,“保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安全正常运转,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。”
他说,上海机场要继续强化清关疏港协调机制,积极为企业复工复产急需物资开通绿色通道,协助航司恢复运力投放,落实疫情防控下闭环生产工作,持续推动保通保畅,继续全力保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正常运转。
要持续优化核酸检测筛查方案,保障机场工作力量,制定落实重点企业“白名单”,做好“一企一策”方案,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,为全市有力有序复工复产提供支撑。
在今天的发布会上,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周岚、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张宏韬都回应了有关复工复产的问题。
周岚说,将出台本市商贸领域企业复工复市工作方案和疫情防控指南,建立市、区商贸领域企业复工复市“白名单”,启用“复工复市人员返岗电子通行证”。
“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,逐步推行‘线上集订集送’和‘线下到店消费’服务模式,尽快恢复商业体系活力。”
张宏韬说,首批“白名单”企业复工率超过80%,上汽集团各整车厂和特斯拉公司都稳定实现整车批量下线;中芯国际、华虹集团产能利用率持续保持在90%以上,有力带动了相关配套企业复工复产。
他说,按照聚焦重点、有序推进的原则,持续保障汽车、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化工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的恢复,日前又推出了第二批1188家“白名单”企业,有的区在此基础上也推进了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复工。
多说几句。
据廉洁上海4月30日消息,日前,上海发生多起生活保障物资“大礼包”以次充好、质量低劣,甚至有过期产品、变质食品等问题。
截至目前,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已核查保供物资采购发放领域问题线索108条,已党纪政务立案6人、谈话提醒4人、组织处理5人,并对5名街镇干部的失职问题通报曝光。
资料 |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 解放日报等
校对 | 罗晶
【版权声明】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